食堂饭菜变香香的热乎劲儿还没散完呢,青雨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们,又遇上了个更“贴肉肉”的小烦恼——午休睡不好!
午休时间可不短,好多小朋友都爱趴在课桌上眯一会儿,给下午的课攒攒精神气儿。可是,这木头课桌,硬邦邦!趴上去,小脸蛋硌得慌;想靠着椅背歪歪头吧,那椅背也邦邦硬,脖子扭得可难受了!
二(二)班的“小太阳”周梦燃,第一个“哎哟哎哟”叫出声。下午第一节课,她扭着小脖子,像只被拎住后颈皮的小猫,亮黄色的小外套都打蔫了。
“哎哟喂……疼疼疼……”她小心翼翼地、一点点地转动脖子,小脸皱成一团,“这桌子是石头做的吗?趴一会儿,脖子就跟被小魔仙施了定身法似的!动不了啦!”
她这一叫唤,可不得了,教室里立刻像捅了小麻雀窝!
“我也是我也是!昨天趴完,脖子到现在还歪着呢!”
“我胳膊都睡麻了!像有好多小蚂蚁在爬!”
“我的脸蛋儿都压出红印子啦!像个小花猫!下午还怎么玩啊?”
二(二)班顿时响起一片“小可怜”的哼哼唧唧,大家你揉揉脖子,我晃晃小脑袋,对着那硬邦邦的课桌椅子,气鼓鼓地瞪眼睛。
走廊另一边,二(一)班(就是桔梗她们班)的小朋友,虽然没像二班那样叽叽喳喳叫唤,但小烦恼是一样的。
桔梗坐得还是像棵挺拔的小竹子,可仔细看,她那白白的小脖子也有点僵僵的。她没叫疼,只是悄悄用小手揉了揉脖子根,小眉头轻轻皱了一下。旁边的林小雨,正像个小机器人一样,一下一下地耸着小肩膀,小嘴巴也微微撅着。
“桔梗,你脖子……也酸酸的?”林小雨小小声问。
桔梗轻轻点了点小脑袋,声音软软的:“嗯。课桌……太硬了。”艺术班的小朋友虽然安安静静的,但小脖子也受不了硬桌子“欺负”呀!
“这样可不行!”周梦燃在二班拍着小手(不敢太用力,怕脖子疼),“咱们能让食堂变香香,也得让午休变舒服!至少……得给咱们的小脖子弄个软乎乎的‘靠山’吧?”她想到了“靠枕”这个词。
“靠枕?老师让带吗?”
“放哪儿呀?桌子这么小!”
“买的话……要花我的零花钱买糖的钱吗?”
二班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,想法很简单,担心也很实在。
一班的桔梗呢,看着自己因为趴着睡被压得红红的小手腕(她喜欢垫着小手睡),再看看旁边几个也在悄悄扭脖子的小伙伴,小脑袋里也在转着同样的念头。艺术班的教室总是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的,要是带个大花花的靠枕来,好像……不太好看?
很快,两个班的小朋友都开始动脑筋,想办法“打败”硬桌子,保护小脖子!不过,办法可太不一样啦,就像两个班的小朋友一样各有特色:
二(二)班:周梦燃的“奇思妙想”回收站&欢乐手工坊
周梦燃的“神奇变变变”:行动派周梦燃第一个想出主意!她跑回家,翻箱倒柜,找出了几件小时候穿的、软乎乎的旧小汗衫。嘿,看她的!她把一件小汗衫卷呀卷,卷成一个胖胖的长条条,像根大香肠!再用另一件小汗衫当“被子”,把“大香肠”包起来,两头用小皮筋一扎!哇!一个软fufu的“手臂小枕头”就做好啦!午休时,她美滋滋地把这个“小枕头”垫在小脸蛋和硬桌面中间,舒服地哼哼:“嗯~软软的!脸不疼啦!”她得意地举着“发明”给大家看。
“变废为宝”大行动:周梦燃的“小枕头”一下子成了二班的宝贝!小朋友们纷纷开动小脑筋!有的把家里软软的小毛巾卷成卷;有的带来了自己心爱的小布偶(虽然有点大,但抱着睡脖子舒服!);还有聪明的,把装饼干的软袋子吹得鼓鼓的,当临时小垫子(虽然有点滑,但也能顶一会儿)。一下子,二班的课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、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“小靠垫”,虽然看起来有点“杂货铺”的感觉,但小朋友们睡得可香了!呼噜呼噜!
“凑份子”买软软:周梦燃觉得还能更好!她提议:“咱们每人省下一点点买小零食的钱,凑起来,买点软绵绵的海绵碎碎或者小小的荞麦壳,装进小布袋里,自己缝个小靠枕!肯定比我这个‘汗衫卷’更棒!”这个主意得到了好多小朋友的响应,大家你一块、我五毛,凑了个“买软软小基金”,等着周末让周梦燃去“淘宝”。
二(一)班:桔梗的“巧手小分队”&美美收纳术
桔梗的“舒服又好看”计划:桔梗没有立刻动手做。她像个小设计师,先仔细看了看自己的小课桌,用小手指量了量桌肚有多大,椅背有多高。她在小本本上画了几个小图图,想着怎么做个小小的靠枕,靠着舒服,不用的时候又能藏起来,还不把教室弄乱。她想着里面塞什么软软的东西好(要软软的,能托住小脖子,不会一压就扁),外面包什么布布好(要软软的摸着舒服,颜色要干干净净,像天空的浅蓝、小草的嫩绿)。
“布艺巧手团”成立:桔梗的想法得到了林小雨和几个手巧的小女生的支持。她们组成了“布艺巧手团”。林小雨从家里带来了妈妈做手工剩下的、软软的素色小布头;另一个小女生贡献了自己做手工用的、像云朵一样蓬松的PP棉;还有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彩色小针线。
缝呀缝,美美哒:利用午休和放学后一点点时间,“布艺巧手团”开工啦!她们做的靠枕是细细长长的,像个小圆筒。里面塞满软软的PP棉,捏一捏,Q弹Q弹的!外面包上干净的米白、浅灰或者淡蓝的小布布,摸上去可舒服了。手最巧的林小雨,还用彩色的线线,在几个小靠枕不起眼的小角角上,绣了一朵小花花或者一个可爱的小音符,这可是她们艺术班的小标记哦!做的时候,大家安安静静,小手认真地穿针引线,教室里充满了温暖的感觉。
“藏起来”的魔法:桔梗还想了个好办法:给每个小靠枕配一个同样颜色的小布袋。午休结束,小朋友们就把软软的小靠枕塞进小布袋里,整整齐齐地放进桌肚,或者挂在课桌旁边的小钩钩上。哇!一下子,教室又变得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啦!好像小靠枕们会“隐身术”!
几天后,午休铃声响了。
二(二)班:课桌上可热闹啦!小朋友们枕着自己五花八门的“宝贝”进入梦乡。周梦燃抱着她用旧汗衫和新买的软海绵做的、看起来有点“胖乎乎”但超级软和的“巨无霸”靠枕,睡得小嘴巴都张开了,好像在做什么美梦。旁边的小朋友枕着“沙沙”响的荞麦壳小布袋,小脑袋一点一点的。虽然大家的“装备”看起来像开了个“创意杂货铺”,但此起彼伏的小小呼噜声证明:舒服,才是硬道理!周梦燃睡醒了,神气活现地扭扭小脖子:“耶!硬桌子,我们不怕你啦!”
二(一)班:教室安安静静,整整齐齐。小朋友们有的趴着,小脸蛋下垫着软软的小靠枕;有的靠着椅背,小脖子后面托着舒服的小圆筒。桔梗枕着自己做的小靠枕,小脸贴在软软的棉布上,睡得香香的。林小雨也舒舒服服地靠着椅背上的小圆筒,小脸红扑扑的。午休结束的铃声一响,小朋友们像训练有素的小精灵,迅速地把小靠枕收进漂亮的小布袋,塞进桌肚或者挂好。教室眨眼间就恢复了原样,好像刚才的舒适小秘密从来没发生过。只有小朋友们伸着懒腰、精神抖擞的小模样,悄悄“出卖”了那些藏起来的小柔软。
课间,周梦燃像个小兔子一样蹦到一班门口,探着小脑袋往里瞧。看到里面干干净净的桌面和小朋友们精神十足的样子,又摸了摸自己脖子上那个有点“蓬头垢面”的自制大靠枕,她咧开嘴笑了,对走出来的桔梗说:“嘿,桔梗!你们班整得真好看!像小公主的房间!”
桔梗看了看周梦燃脖子上那个圆滚滚、软乎乎的“大家伙”,小脸上也露出浅浅的笑容:“你的……看着就超级软和,像抱着云朵睡。”
两个小姑娘互相看看,都开心地笑了。一个“狂野”又实用,一个“精致”又整洁,但她们都做成了同一件事——把硬邦邦的课桌“变软”了,守护住了午休的小舒服和小脖子的健康。这场小朋友自己动手的“靠枕大作战”,没有敲锣打鼓,却充满了闪闪发光的小聪明、互相帮忙的暖暖心意,还有对“好好睡个小觉”最最单纯的愿望。青雨镇小学的午休时光,终于不再是“脖子疼疼”的烦恼时间,而是被小朋友们亲手创造的、各式各样的小小“柔软”包裹着的,甜甜的梦乡。